English

相声之“病”如何根治

1999-01-07 来源:光明日报 郑万里 我有话说

相声缺乏生机的“病根”在哪里?在于自我封闭,在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落后的发展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相声依然固守着小农经济的“师徒传承”模式,甚至有的人还把封建的门户观念当作“传家宝”而到处炫耀。由于这一封闭的传承模式使相声队伍的建设继续踩着老牛拉破车式的慢节奏,与现代化、信息化、快节奏的社会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而相声在现时代中越来越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才是一门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艺术人才的产生又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成批生产出来。正像懂得了走钢丝的道理,不能都成为出色的杂技演员一样,艺术的创造要经过一定时日的艰苦磨练,并要具有对生活敏锐的感悟能力,需要付出一番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的。相声艺术本身又有“看似平常最奇崛”的特点,它是智慧之光,不是油滑之声、之相。它使人们产生了错觉,因而选择它的人往往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再加上相声传承上自我封闭,这就无怪乎相声要“贫血”了。

艺术是产生和根植于人民大众的。如果把一种艺术门类看成是一棵大树,那么,人民大众就是它赖以生长的“土壤”,它的基本创作队伍是“根”,作品是“枝”和“叶”,而精品是它的“树干”。只有根系发达,才便于更多地吸收养分,而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树干”也才能日益地粗壮起来。因此,相声要想得到长足地发展,也必须先让“根系”——相声队伍发展壮大起来。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大众中,才是使相声艺术取得生命力的根本之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相声的生命力在于社会的广泛响应;相声的艺术功效在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声的艺术魅力在于智慧共享。师徒传承模式和门户观念在今天已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声界必须尽快扔掉这块臭裹脚布。要利用办学校、讲座、培训班及各种形式的演出、交流活动,利用科技手段和多种媒体,力争创造一个便利于更多的人参与学习、娱乐和交流探索的条件和环境。吸引、发现和培养尽可能多的相声表演和创作人群。只有参与的人多了,才利于出人才;只有气氛活跃,作品丰富,才利于出精品。既使活跃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相声族”超过现在的一百倍、一千倍,也绝不会供过于求的。如若真能有如此热闹的氛围,还愁看不到“新鲜玩意儿”、出不了精品吗?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普及相声的教育,并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不要陶醉在只培养几个“得意弟子”。要无私无畏,不要惟名是图、惟利是图。既要当先生,又要当学生,培养教学相长的良好风气。

相声还必须具有一批为之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勇敢探索者。这些人是智者,而不是庸人;是学者,而不是“明星”;是真正能跟上时代步伐的“人民艺术家”,而不是工匠。树立这样的信念,凝聚起这样的队伍,相声艺术定能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